想要合适的静态轴向压缩柱,就该用心去选择
发布时间:2021-05-31 点击次数:1153
静态轴向压缩柱具有的填装固定相手段,使用于真空轴吸和床层压缩相结合的填装技术。至此将固定相或匀浆液吸入柱中,然后缓慢加压,柱床不同柱径比可设定不同压力显示,将柱床填实,可避免固定相颗料破碎的情况,很容易将半制备柱向制备柱放大,操作非常方便。
那么,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制备柱呢?
首先:选择合适的填料。
越小的粒径具有越高的柱效,但是价格更高,并且带来更高的柱压,要求设备的硬件具备更高的压力耐受性。在被测组分的色谱峰与其它色谱峰非常靠近时,就需要更高的柱效,此时较小粒径的色谱填料就显得非常有用。相反,越大的粒径则柱效越低,但价格也相对较低,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也不高(10um较常用)。
第二步:针对蛋白质、多肽类等物质,选择合适的键合相、孔径。
静态轴向压缩柱由目前市场需求来看,蛋白质、多肽等类的物质分离纯化十分普遍,其中以C18、C8、C4的键合相居多,如何根据物质分子量的大小,来选择合适的含碳量和粒径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而相同粒径不同孔径的效果也有不同,如120A、300A等,因此,孔径的选择也十分重要。
第三步:选择合适的柱管。
样品的上样要与色谱柱的交叉截面面积相对称,要选择色谱柱的内径要适合于样品的上样量(21.2较常用)。越长的色谱柱具有越高的柱效和更高的样品承载量,但是柱压将会更高,同时分离时间可能会更长(250mm较常用)。
第四步:确定合适的流速和上样量
制备型色谱柱的流速:一般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。举例:4.6mm分析柱流速设为为1mL/min,10mm制备型色谱柱可以为1*(10/4.6)2,约为4.7ml/min。
上样量的多少即超载多少,这是为了节约溶剂、节省时间、增加柱子的使用率,因此上样量都是超载的。但并不是超载越多就越好,因为超载越多、塔板数越低。静态轴向压缩柱一般情况下,是否超载过量,可以以柱效下降一半为标准,在此基础上再超载,所得到的物质纯度就会受到影响,反而达不到目的。
